收录于话题
导语
2025年1月22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既有车辆段综合体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
评价委员会严格按照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行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及程序进行。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李久林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李久林首先致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北京城建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果做了介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曲琦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曲琦会长到会讲话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企业增强活力与行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协会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新技术应用示范等服务,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搭建创新平台,助力行业稳健前行。
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郭彦林担任主任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刘树屯、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陈硕晖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孙晓彦、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大区总工程师陈华周、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木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乔聚甫担任委员。会议由建筑钢结构分会邢春玲主持。
项目完成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李久林、北京城建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杨应辉、技术中心主任李琪、项目总工王自伟、项目技术部部长袁国旗、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科技部部长朱卫军、北方分公司总工郭剑、项目总工王晓科等成果完成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工 王自伟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工王自伟代表课题组进行了汇报,详细阐述了该成果关键技术、创新点、取得的成果和推广及应用情况等方面内容。
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完成单位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复杂多体系组合空间网壳穹顶结构安装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创新点如下:
研发了复杂多体系组合空间网壳穹顶结构安装技术,解决了受限空间下鼓节点数量多、空间定位难题,保证了工程质量,节省了工期。
研发出一种钢结构群体建筑的平行建造综合施工技术,解决了有限场地条件下大面积平面及空间铰支座转换平台及相关主体框架交叉施工的难题,提高了施工工效。
提出了一套永久和临时结合的支撑胎架体系,实现了错层空间复杂结构的快速安装。
张家湾车辆段综合利用供地项目实景图
该成果已在张家湾车辆段综合利用供地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