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举行李兆基学生宿舍村开幕及命名仪式。这一全球最大的模块化学生宿舍项目启用,是香港推动MiC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吸引了各界广泛关注。中集模块化建筑(MBS)作为 MiC 模块供应商,在其中展现出的卓越实力与创新精神,为教育建筑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提前2年交付
香港城大“模”力地标拔地而起
李兆基学生宿舍村开幕及命名仪式
开幕仪式当日,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诚博士、李徐子淇、恒基兆业地产副主席林高演博士、城大副监督钟瑞明博士、城大校董会主席黄嘉纯、城大校长梅彦昌教授及项目总包金门建筑执行董事陈志强等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集模块化建筑(MBS)董事总经理朱伟东作为项目MiC模块供应商代表受邀出席。
香港城市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该学生宿舍项目是城大致力为学生创造优质教育和生活环境方面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城大的发展、抱负和成为世界领先大学的决心。
据悉,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创办人李兆基自2006年以来,一直热心支持城大发展。为表彰李博士的慷慨捐助,城大将位于马鞍山白石的学生宿舍命名为“李兆基学生宿舍村”。
建筑外观完工效果
作为中集模块化建筑(MBS)兴建的全球最大模块化学生宿舍(按宿位数量计算),宿舍村于2022年开始建造,并于2024年第三季度落成。中集模块化建筑(MBS)通过“组装合成”建筑技术(MiC),使得宿舍村提前两年完工,高效的施工速度与先进的技术应用,为教育建筑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宿舍村总建筑面积约48,000平方米,由6幢13至18层的楼宇组成,整个建筑群涉及超过1,300个模块,为城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超过2,000个床位。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 MiMEP(机电装备合成法),将机电组件在工厂预先组装后置入MiC模块,再运至工地吊装,安装时间整体缩减50%。
模块化匠心之作成国际范本
李兆基学生宿舍村项目由金门建筑有限公司(简称金门)总包,中集模块化建筑(MBS)负责MiC模块预制供应。这是继2018年中集模块化建筑(MBS)与金门建筑公司合作建成香港首个MiC项目“组装合成”建筑法展现中心后,双方再次携手打造的精品工程。
内部完工效果
该宿舍村项目大部分工序于工厂内完成,宿舍房间内的书桌、床架、衣柜等家具、空调、灯具、消防喉均在厂内安装完毕,完成了接近98%的内部装修。MiC模块的外墙工作,如铝板及水管等,亦在工厂内预先安装。除了房间外,宿舍的公共空间、走廊、洗手间和机房,均采用MiC技术建成。
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中集模块化建筑(MBS)和金门始终保持着紧密的沟通与协作。在项目模块功能多、设计精度要求高,拼箱位置多、装修种类多、装修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双方团队成员更是齐心协力,攻克了难关。整个项目团队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专业素养,以及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贯穿了项目的始终,成为项目成功交付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中集模块化建筑(MBS)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项目管理驾驶舱、质量数字化监控系统等,如同为项目建设装上了 “智慧大脑”。通过这些系统,能够实时对多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控,实现对模块生产、运输及安装的全程数字化管理与工序追溯,为项目的优质交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国际视野下的可持续智慧新篇
在建造过程中,项目应用 MiC 技术使得施工噪音大幅降低 75%,建筑废料减少 68%;利用低碳混凝土和钢筋作为建筑物料,并以应用电网供电设施取代工地柴油发电机,可以大幅减少项目及其建筑期间所产生的碳足迹;采用具成本效益的建筑管理系统,收集实时数据以支持大厦维修等,有效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全球建筑项目的绿色施工提供了成功范例,引领建造业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方向迈进。
展望未来,中集模块化建筑将始终秉承“因信念而生,以品质而立”的经营理念,牢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民众打造更加美好、智慧的生活空间,为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国家名片贡献中集力量。
(来源:香港城市大学、金门建筑、中集模块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