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2024年9月12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立军,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孙晓彦,建筑钢结构分会常务副会长胡育科,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罗永峰,钢结构桥梁分会副会长杨帆一行赴香港金属结构协会座谈交流。香港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钟国辉,助理教授胡亦非、博士后研究员李彬陪同。
郝际平会长一行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对香港理工大学、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及中心实验室进行了观摩。
会上,香港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钟国辉首先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690 MPa 高强度钢材在过去 10 余年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表示了香港金属结构协会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长期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持续开展了有益于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相关活动,有效推动了钢结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表达了继续加强合作的愿望。
郝际平会长在座谈中表中表示,当前科技创新领域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我国建筑业和钢结构行业在科技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类创新技术与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大湾区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桥梁、轨道交通等项目相继上马,为钢结构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香港金属结构协会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积极投身690 MPa 高强度钢材研究,从高强度钢材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分析等方面入手,将研究领域扩展至高强度钢材的焊接控制、结构响应、标准制定,并在工程项目中得以应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希望香港金属结构协会持续发挥“桥头堡”作用,加强内地与香港的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融合内地产业链发展优势,达到提升钢结构业水平目的,为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引领的主线,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各兄弟单位和行业企业一道,深化科技创新赋能智能建造,促进建筑业向生产工业化、建造数字化、施工智能化转型,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架起政府与企业、专家与企业间的畅通渠道,努力搭建各方合作交流平台,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郝际平会长一行对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客运大楼及站坪工程及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工程进行了走访。围绕项目建设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进行等方面进行交流,了解香港施工情况、企业需求,达到了预期效果,有助于协会推动行业的现代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推广和应用,在与会员单位充分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力争使钢结构行业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领域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共同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