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融合、生态
近日,作为中冶钢构2025年度重大工程项目
四川省人民医院综合科研大楼项目
顺 利 完 工
项目团队以“铁军”姿态
争分夺秒抢进度、精益求精保质量
实现项目履约常抓常新
为成都市旧城区更新
注入医疗升级与空间焕新的新动能
更以央企担当
为群众健康福祉筑牢了 “硬件基石”
ZHONGYE GANGGOU
项目
名
片
四川省人民医院综合科研大楼建设项目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总建筑面积约10.7万平方米
该项目作为四川省重点项目
紧扣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建成后将助力打造
全院系统化资源共享平台
加速医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为医疗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发挥其在全省医疗卫生科研领域的
辐射引领作用
建设历程
2024年11月4日
地下室钢结构首吊
2025年6月13日
B塔楼顺利封顶
2025年6月30日
A塔楼顺利封顶
2025年9月1日
项目顺利完工
?
破难事:聚焦“空间困局”
以技术创新攻克吊装技术壁垒
老城区施工的最大挑战,是“空间受限”与“精度要求”的双重挤压。
由于院内场地限制,地下室施工阶段采用混凝土栈桥作为基坑支护临时措施,同时兼做现场施工道路,造成地下室30%钢柱位于栈桥板正下方,无法采用塔吊或汽车吊站位于栈桥板上直接进行吊装,此部分钢柱的安装是本工程项目的重难点。
项目团队采用BIM模拟起吊到就位的吊装全过程,检查整个吊装过程的钢柱的稳定情况,论证方案实施的可行性,重点检验分析吊装过程中钢柱的倾覆可能性,确保安装顺利进行。
栈桥下方钢柱安装原理
地下室混凝土栈桥布置及现场钢柱安装实景
铸匠事:深耕“焊接精度”
以BIM+QC双轮驱动铸就行业标杆
从“变形难题”到“品质标杆”:结构复杂性下的技术突围之路。
项目核心筒结构为“钢框柱+钢板剪力墙”,且核心筒数量多,A、B塔楼每层共计5个核心筒,整个项目核心筒钢柱及钢板墙重量约为6650t,占整个项目总体量的35%。
部分核心筒钢板剪力墙跨度大(≥6m),地下室钢板剪力墙为纯钢板+栓钉,分段采用横向分段,焊接易变形且不易校正;地上部分钢板剪力墙为钢板+纵横向U型肋+横向钢板加劲肋的形式,采用横向Z型分段的方式,外部无混凝土,即钢结构为完成面,对感官要求高。
钢板剪力墙核心筒
项目团队针对焊接变形大、不易校正等难题,运用BIM建模预演精准计算每一处应力分布与位移偏差,通过修正焊接顺序及加固方式,结合QC原因分析和对策制定,使现场核心筒钢板剪力墙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5.71%,超过同行业优秀水平。
务实事:笃行“精细管理”
以双班轮战筑牢极端工况履约保障
“策划先行、管理致胜”是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的准则。
面对施工中的环境挑战,团队始终守着履约之心,做极端工况的“实干者”,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在高温、暴雨等考验中筑牢项目推进的“保障墙”。
施工高峰期,项目部配置120名管理及劳务人员,通过实行“双班轮战+24小时无缝盯控”管理模式,确保了吊装、焊接、安装等关键环节各工序高效衔接、流畅运转,从源头杜绝工期延误。
夜间钢柱吊装、钢梁吊装
针对成都夏季高温、突发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团队将“民生无小事”刻进日常管理,未雨绸缪,动态调整作战方案:高温时段“抢早晚、歇中间”,巧妙避开午间辐射峰值;雨天则紧急调整工序及作业内容,全力保障作业安全与效率。通过一系列精准化的动态管理措施,成功克服了环境制约,为项目全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惠民事:厚植“民生情怀”
以高效履约兑现民生承诺答卷
技术攻坚与管理精治的双向发力,最终沉淀为丰硕成果与广泛认可。
从攻克“栈桥下方钢柱安装难题”到创新“弧形楼承板边模安装工艺”“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焊接防变形工艺”,项目累计输出1篇论文、3项专利、1项QC,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用“创新实绩”擦亮专业品牌。
施工全程,团队始终将“高效率、高质量、零事故”的理念贯穿始终,以卓越的执行力确保了所有重大节点目标如期达成,部分节点更实现超前落地——6月30日,项目主体钢结构提前64天完成封顶,用实干交出了亮眼答卷。从流畅的工序衔接、精益的工程品质到一流的安全管理水平,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专业实力,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感谢信及表扬信
建设期间,四川省权威媒体《四川新闻联播》深入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跟踪采访,将项目的“民生价值”与“行业价值”传递至更广泛的受众,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与行业示范效应。
四川新闻联播报道
?
未来,中冶钢构将始终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
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益管理的双轮驱动
持续锻造钢结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以现场口碑赢得市场信誉
在更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
彰显央企品质与担当
为城市更新升级、民生福祉提升
贡献更多“中冶钢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