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正当时
近日,中冶钢构承建的
成都枢纽成都车站扩能改造项目
二阶段主站房屋盖
高架层夹层等钢结构工程顺利完工
项目团队争分夺秒抢进度
精益求精保质量
以钢铁意志攻克技术难关
为打造 “蓉城新枢纽” 再立新功
项目 · 名片
ZHONG YE GANG GOU
成都站改造项目是成渝双城经济圈
交通一体化的关键工程
同时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
沿江通道的核心工程
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
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大型枢纽客站之一
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西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运站
通过扩建至10台18线规模并整合
高铁、地铁、公交等多元交通方式
该项目将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
“1小时通勤圈”建设
实现“零换乘”综合枢纽功能
大幅缩短成渝通勤时间
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同时成为展示成都现代化
城市形象的新地标
节点复盘
"全速推进"定格关键建设现场图景
2024年
12月12日
2024年
12月27日
2025年
6月25日
2025年
7月19日
2025年
7月29日
工艺破局
“三维协同”铸就钢构安装新范式
成都站改造项目第二阶段
屋盖施工区域为H-M轴线
采用“地面错位拼装+液体整体提升
+45°斜向滑移”的施工工艺
网架共设置10组提升滑移点
拼装或提升
总重约2230吨,提升高度23.8米
滑移距离2.8米
施工环境复杂、多点同步提升与滑移的
协同控制技术难度大
是本工程项目的重难点
楼面错位拼装
在10m高架层错位拼装,避开屋盖的支撑混凝土柱。
二阶段屋盖H~M轴屋盖拼装图
项目现场
液压整体提升
在混凝土柱顶设置提升支架,并安装提升设备作为提升上吊点,在桁架结构下弦焊接下吊具,连接地锚作为提升下吊点。
桁架提升滑移组合工装图
项目现场
45°斜向滑移
提升到位后,安装滑移支撑架,将钢结构卸载到支撑架上,拆除提升支架和提升设备,安装顶推器将结构45°斜向滑移到柱顶支座上。
滑移支撑架示意图
滑移三维示意图
核心攻坚
"毫米级精度"打造高空安装精品工程
该项目的钢屋盖整体提升滑移施工
堪称一场与“精密”二字的极限对话
多点同步控制与协同作业是最大技术关卡
面对这一挑战
项目团队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以安全协同为“底盘”
针对多点同步提升与滑移的协同控制难题
运用BIM建模预演
精准计算每一处应力分布与位移偏差
为施工方案提供“数字底图”
同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设置高空作业防护网、吊装区域警戒带
通过“班前交底+全程监控”守牢安全底线
交出了一份“零误差”的高空答卷
专家组控制室指导与现场核查现场
进入攻坚阶段
项目团队以"策划先行、管理致胜"为导向
高峰期投入管理及劳务人员145人
40台剪刀车、15台曲臂车
12台吊装机械组成“钢铁军团”
实行“日间拼装、夜间焊接”双班轮战模式
技术骨干24小时驻场盯控
确保各工序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面对高温炙烤、强降雨等不利工况
团队动态优化作业方案
高温时段错峰施工避开10时至16时辐射峰值
雨天启动防雨防滑专项预案
多措并举保障施工进度、守住质量红线
滑移前现场交底会现场
最终,钢屋盖提升滑移节点如期达成
以“零误差”的精准度为项目注入新动能
从技术攻坚的"数字赋能"
到安全管理的"全链管控"
从资源调配的"精准施策"
到工序衔接的"分秒必争"
成都站改造项目团队正以实干为笔
让这座城市交通枢纽
在创新与坚守中不断焕新生长
未来,中冶钢构将始终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
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双轮驱动
持续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
用“精品意识”锻造
钢结构领域品质工程标杆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
国家重大区域建设中
扛起央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