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技术应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配套部分B24地块(酒店综合楼)
最新动态
【新技术应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配套部分B24地块(酒店综合楼)
2025-03-117

导语

为推进建筑钢结构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科技含量和施工技术水平,引领建筑钢结构行业技术的高质量发展,经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研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筑钢结构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科普推广工作。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配套部分

B24地块(酒店综合楼)




项目简介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配套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B24 地块。其用地范围清晰,东至天辰西路,西至北辰西路,南至大屯北路,北至科荟南路。项目东侧紧邻新建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南侧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配套办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9862.49㎡,总建筑面积约14.9万㎡,地下3层,地上14层。


在结构方面,地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劲性-剪力墙结构,地上则为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框架柱选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梁采用钢梁。主楼钢结构从地下三层顶板(-12.00m处)生根,裙房钢结构从±0.00处生根。项目总体用钢量1.9万余吨,涉及裙房、连桥大跨度钢梁安装、双节屈曲约束支撑(DBRB)安装、变截面劲性柱安装以及悬挑雨棚安装等,其中板材厚度涉及5至82mm共计31种规格。


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担负着完善国家会议中心功能性设施、助力北京市适应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的重任。建成后,将服务于国家大型综合活动,也将与国会一期、国会二期主体及配套部分连成整体,形成超大会展综合体,助力首都形成“会议铁三角”及“展览三峰”的国际交往中心格局。



新技术应用


本工程推广应用了《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2017 版)》中的 10 大项、45 子项涉及建筑钢结构行业5大项、20小项,其中应用突出的有:1、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2、推广应用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悬挑加固结构、一种钢结构临时固定构件建筑构件转换节点连接结构及建筑构件、一种圆管焊接专用工装胎架、一种悬挑钢梁的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等6项已有技术成果。


该工程组织开展了“新型钢管混凝土柱转换节点施工技术”、“内嵌填充墙的双阶屈曲约束支撑(DBRB)施工技术”、“多跨连续钢连廊整体吊装技术”、“不规则长悬挑雨棚钢结构施工技术”4项自主技术创新;申请了6件专利(其中发明2件),获得了“大跨度钢梁同步提升施工工法”、国家级 BIM 奖项5项、中国建筑金属结构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通过了 2024 年度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验收等。

延伸阅读


关于申报2025年建筑钢结构行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